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57周年
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57周年,19 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研制,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57周年。
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57周年1
1 964年10月16日,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上空升起,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核技术。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也被广大的核效应参试人员形象地称为“大戈壁精神”。
自1 964年始,我先后13次赴大西北参加核试验,沐浴着“大戈壁精神”的春风,度过了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
核效应参试人员的艰苦,从踏上征途那一天就开始了。1 964年8月5日那一天,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一列“闷罐车”。晓行夜宿,七天七夜,列车行驶了3000多公里,才到达大河沿站。在大河沿站,我们下火车转乘解放牌汽车去核试验基地司令部所在地马兰,行程200多公里,两次翻越天山山脉。
汽车在搓板路上爬行。搓板路是由于大漠气候影响和汽车行驶而形成的起伏如搓衣板的土路。汽车行驶其上,首先是颠,有时会把人都颠得跳起来,颠得两腿发木,五脏六腑都快吐出来了。越颠灰尘越大,夹在灰尘中的砂粒不断地打在我们身上,每个人都被一层厚厚的灰包裹着。下车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笑对方是“大灰狼”。
从马兰到核试验场区驻地黄羊沟,行程300多公里。黄羊沟到作业点还有十几到几十公里的搓板路,这是后来每天上下班的路程,大家都习惯了。
黄羊沟,是一片夏风如烧,冬风如刀,上无飞鸟,下无寸草的地方。我们到黄羊沟第一件事就是搭帐篷,八个人一顶帐篷,大家领了材料到指定地点开始动工。沙土松软,一米多长的帐篷钉很容易打进去,也很容易拔出来。大风把帐篷掀翻的事时有发生。有一次大风掀翻了我们大队财务室的帐篷,现金和单据被吹得满地跑,战友们顺着风追出十几公里,从骆驼刺丛里一张一张把它们找了回来。
住帐篷实在太辛苦了,夏天40℃,热得整夜整夜睡不着,冬天零下40℃,更是冻得翻来覆去睡不好。每次进场要搭,撤场要收,遇到大当量的试验时,还要把它们埋起来。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各大队的领导都在想办法。海军效应大队率先开始建造固定的营房。随后各大队也开始建自己的营房。1970年执行第七次空爆任务的间隙,我们也开始盖房子。我们的房子是一半地下一半地上的地窝子,和帐篷相比,真是冬暖夏凉。
初到黄羊沟,最不习惯的就是喝水。在戈壁滩,水是最珍贵的。有诗云:“戈壁水来喜逢神,五百公里载一吨,常饮却与酒价齐,知艰克俭解放军。”驻地用的水,取自孔雀河,黄羊沟距孔雀河50多公里,也就是说一台水车往返行驶100多公里才能拉回3吨水。淡水需要到更远的甘草泉去拉。代价就太大了。孔雀河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动人,可孔雀河里的水却又苦又咸,喝了以后,肚子老是气鼓鼓的,不少人就像吃了泻药一样不停地闹肚子。我们喝的就是它。
节约用水,是参试人员的习惯。喝与用都十分珍惜,十分节省,一盆水上班洗脸,下班洗手,晚上洗脚洗袜子,最后还将它均匀地洒在地上压尘沙。
因为水的宝贵,不能用很多水来洗米洗菜,饭菜里经常带有许多沙子,战友们称它为“沙砾饭”。“壮志饥餐沙砾饭,笑谈渴饮苦水浆。”就是戈壁战士的情怀。
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工作,汽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出场、进场、上班、下班,全靠汽车。遇险、迷路便是常有的事。1972年初冬,回收工作顺利结束,我和战友们高高兴兴地乘车驰骋在回驻地的路上。走着走着,车胎爆了,把备用胎换上。走着走着,车胎又爆了。怎么办?大家眼巴巴地看着驾驶员,驾驶员说:“没办法!只有等后面的车了,如果后面车上有备用轮胎就换一个。如果没有,大家就分头坐后面的车走吧!”
我们坐在车上等了一会儿,太冷!大家就下车到路边找来一些干树枝,烧起一堆火,一边烤火聊天,一边看着后边有没有车来。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还不见有车来,大家开始紧张起来。驾驶员更紧张,他说:“我们可能是今天的最后一辆车。”他这么一说,我们有些害怕了。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里,除了我们再也看不到人和车,这儿距兵站还有八九十公里,又没办法与上级联系。正当大家无计可施时,我突然想起,在来的路上有一辆基地的破车停在路边,我们可以去把它的轮子卸下来,装在我们车上。“有多远?”有战友问。“没有多远。”我说。其实我也不知道有多远,不过这是唯一的希望,怎么也得试试。于是驾驶员就带着我们五六个人去找,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就看见那辆车了。幸运的是,这辆破车上还真有两个好轮子,这真乃“天无绝人之路”。我们把轮子卸下,高高兴兴地把它滚到我们的车底,装上。车开动了,大家一路欢呼。
在戈壁滩上搞核效应试验,除了自然条件恶劣、生活艰苦外,更主要的是工作紧张、压力大。我和战友刘运松同志的任务是:用高速摄影的方法完成核爆炸早期火球膨胀速度的光学测量。这个项目的关键在于要研究设计出核爆炸时,早期火球出现的时间与高速摄影仪的开机时间同步的测试。首长在下达任务时,强调了该项目的重要性、保密性和困难。他说:“第一,该项目于1962年由郭永怀博士提出,程开甲、朱光亚博士亲自过问。第二,该项目属于绝密项目,除了向首长汇报外,跟任何人都不能讲。第三,白手起家,从测量仪器开始做起。”
当时我俩都是入伍不到一年的.大学生,手边缺少资料,只有参试人员必读的两本书,一本是《爆炸物理》,一本是《点爆炸》。
不到两年,我俩在清华大学等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完成了设备的组装和上千次模拟试验。虽已胸有成竹,可在实验室里的测试与在大沙漠上的测试截然不同。到了现场,等于从头再来。就这样,我们早晨从驻地坐卡车走几十公里的搓板路到工地。到工地后或蹲在工号里测试仪器,或奔跑在外场埋设安装仪器。中午在工号里就着风沙吃饭,晚上带着一身土回到驻地帐篷,累得坐下就不想起来,真可谓风餐露宿,“白天一脸土,晚上睡地铺”。
核弹的杀伤力有光辐射、冲击波和放射性沾染三种。核爆炸后,实验现场有严重的放射性沾染,可实验数据必须立即回收,及时向上级汇报。由于仪器埋设地点距爆心投影点很近,那里爆后放射性沾染很重,爆后要进入沾染区回收试验成果,必须穿戴着防护装备,而且跑动速度要快。每个小组配有一支测试笔和一个发烟罐(信号弹),如果测试笔响了,说明这个地方沾染严重,必须马上离开。
为了回收工作顺利进行,初次进场,要进行穿戴防护装备的适应性训练,8月的戈壁滩气温高达40℃以上,阳光照射的地面可达70℃以上。半个月要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条件下每天进行4至8小时的训练。这对每个人都是严峻的考验,每次训练下来,每个人都能从防护服里倒出一两斤水来。
尽管艰苦,可同志们的心情却很愉快。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在等待回收成果的间歇,大家想办法,因地制宜开展着丰富的文娱活动,有的修“球场”打球、有的挖草药、有的找小动物、有的捡石头。我喜欢和几个战友去捡石头,还要比比谁捡的石头好看。
1 964年10月16日15时,我们终于聆听到那一声震惊大地的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作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参试者,我深感自豪,走起路来都昂首挺胸。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的战友、我工作上的搭档因免疫力下降而英年早逝。我还好,只是掉光了牙。
邓小平同志评价:“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1996年7月29日,我国政府宣布: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暂停核试验。
光阴如梭,一晃57年!当年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已变成80多岁的老人了!
记得那年夏天,我们进场时,驾驶员说:“过了这儿再往里就不准照相了,你们就在这里拍照留个纪念吧。”刚好,同车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同志们带着工作相机,我们就在这里留了张影。出场的时候已经是冬天了,大家又在同一地点拍了照片。如今,这些都成了珍贵的回忆。
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57周年2
19 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中国用事实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弹技术,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研制核武器,发展原子能工业,是国家独立、民族自强的重要保障。
为了给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195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扩大会议,提出了中国建立和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1955年3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向全党发出要“钻现代化的国防”“钻原子能”的号召。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强调,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1962年,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成立,我国优秀的科技人员和国防 建设指战员均投入到原子弹的研制中。研制原子弹任务十分艰巨,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科研人员用计算尺、算盘,进行理论计算工作。饥饿难耐的时候,有的人拿酱油冲一杯汤,有的人冲一杯糖水。“加餐后”立刻又埋头科研工作。
19 64年1月,高浓铀235研制成功;5月1日,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加工出合格的原子弹部件;6月6日,青海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成功进行了一比一模型爆轰试验。
19 64年10月16日15时,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用事实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弹技术,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研制,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原子弹研制过程中,中国人民所表现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鼓舞着中华儿女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