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故事

时间:2024-10-26 16:05:12
丝绸之路的故事(11篇)

丝绸之路的故事(11篇)

  丝绸之路的故事 篇1

霍去病为张骞打开通西域的大门

提到丝绸之路,就不能不提匈奴人,因为匈奴人是丝绸之路开拓中最大的绊脚石。张骞出使西域最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虽然任务没有完成,却开通了一条通往西方世界的道路。

当然,如果没有霍去病,这条道路也不可能开辟成功。公元前121年,年仅19岁的霍去病领军出征,奔袭千里,从匈奴人手中夺下了河西走廊,也标志着丝绸之路正式开通。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四郡,这四个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

霍去病不到24岁便英年早逝,汉武帝用“发属国玄甲,军阵自长安至茂陵”这样的阵势,来表达自己的哀思。他的墓冢被修成了祁连山的样子,“马踏匈奴”的石刻也被摆放在他的墓前,来纪念他的赫赫战功。

“马踏匈奴”石刻长190厘米,高168厘米,表现一匹昂首屹立的战马,四足下踏着一名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用以象征西汉政权的声威和霍去病的战功。这件雕刻造型简洁,风格粗犷,是西汉时代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

“丝绸之路”让“赫连”改姓“刘”

公元417年,匈奴人赫连勃勃攻克长安城,命其子长子赫连璝(guī)镇守长安。这匹马原本立于长安县查家寨赫连璝的墓旁,后来被迁到碑林博物馆收藏。

这匹石马除了四蹄之下空空如也之外,咋一看和马踏匈奴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造型简洁,风格粗犷,形容两者的词汇几乎都是能够换着用的的。而在专家看来,这其实就是少数民族学习和继承汉代石刻艺术的结果。

从汉武帝对匈奴连续用兵开始,打通了丝绸之路,也加速了两个民族的融合。公元前54年王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公元304年,自称是王昭君后代的匈奴人刘渊,模仿汉族的制度,在长安建立汉国,后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而这匹石马主人的父亲赫连勃勃,甚至放弃了本民族游牧的传统,在今天的陕西靖边县修筑起了一座恢弘壮丽的城池——统万城,这也是匈奴人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城市遗址。

到了北魏孝文帝时期,为了推行汉化政策,少数民族的复姓被改为单姓,属于匈奴的“赫连”被改为“刘”姓。从此之后,匈奴人便彻底和汉族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丝绸之路的故事 篇2

伟大的历史需要伟大的人才去铸就。这是一条古老的通道,这是一段辉煌的历史。它见证了汉帝国的荣辱兴衰,书写一段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概。

汉帝国立国之初,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对汉边界的骚扰不断。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进行了讨伐,不料久经沙场的马上天子被困马邑城七天七夜,虽然当时军中猛士谋士如云,汉朝军队却险些全军覆没。自此汉朝奉行了六十余年屈辱的和亲政策。

一直以来人们知道有西域这个地方,但诺大的汉朝却没有人真正去过西域,汉朝的统治者们渴望了解这神秘的地域。他们希望有个人能去西域,联系西域的乌孙国和月氏国共同夹击北边的匈奴。这一年他们都很年轻,汉武帝刘彻19岁,内侍官张骞27岁。张骞在甘泉宫接过了汉武帝手中的符节。自此踏上了出使西域的征程。张骞不知道他这一转身便被载入了千古史册。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总少不了那些英勇的猛士。前去西域的道路坎坷重重。历史的机遇选择了他,历史的机遇也成就了他。十三年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只是一瞬,但在个人的生命中却是一段漫长的时光。

张骞出使西域整整三年没有任何音讯。三年中年轻的汉武帝无数次被噩梦惊醒。他每次都梦见强悍的匈奴突破北边的边境线杀了过来,他却无能为力。他等不了了,他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这一次他召集了的所有大臣商议对匈奴的对策,这一次大臣们一致通过了对匈奴的讨伐,年轻的汉武帝废除了祖先们奉行了六十多年的和亲政策。他积极推行改革,提拔青年军官卫青,公孙敖等,并在全国内征集优良战马。汉朝进过前几代皇帝休养生息的推行,已经非常繁荣了,在兵役方面,刘彻废除了农忙耕田,农闲训练的政策,他培养了一支真正专业化,正规划的军队。

十九岁的刘彻明白就算是没有胜算的把握,也要进行反击,绝不能坐以待毙。他和年轻的军官们精心策划了一场对匈奴的讨伐之策,汉武帝亲率30十万大军,利用和亲的机会在马邑城准备包围前来迎亲的匈奴军队。由于消息的走漏,此次讨伐无功而返。但是马邑城之谋从此揭开了西汉王朝全面反击匈奴的序幕。

此时的汉武帝终究还是没有等来张骞的消息,面对着夜空刘彻的内心始终无法平静,匈奴始终是他心头的大患,匈奴不除,他的江山永无宁日。

三年前张骞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人软禁在他们的军营。据司马迁史书记载,张骞为人宽厚,很受匈奴单于的喜欢,匈奴人对他使用了各种办法让其投靠匈奴。张骞宁死不屈。最后设法逃脱了匈奴人的囚禁,他并没有返回长安,而是继续北上,寻找乌孙部落。她翻越了被称为世界第二大沙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越天山找到了西迁的乌孙部落,乌孙首领隆重接见了这位来自大汉朝的使者,但乌孙部落首领对于联合夹击匈奴之事并不感兴趣,他们再无意东迁。张骞在西域可谓是大开眼界,对于西域的风土人情,物产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并绘制了详细的地图。在归途中张骞再一次被匈奴人俘获,这一次他的心都凉了,这一次肯定难得一死,没想到匈奴的军臣单于并没有杀他,把他又一次困在了军营。在军营期间张骞对匈奴军队作战习性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历史的巧合点往往是出乎人意料的,不久后军臣单于病逝,乘着匈奴内部内乱之际,张骞终于从匈奴之地逃了出来,他回到了阔别十三年的长安。长安城内一时轰动,汉武帝又一次隆重接见张骞,张骞为汉帝国带来了西域的新奇物种及详细地图,张骞详细叙述了在西域途中的所见所闻,汉武帝和他的大臣们都听得入了迷。张骞神奇般的出现为汉帝国带来了新的契机。

  丝绸之路的故事 篇3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陆垚。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张和我喜欢的邮票之间的故事。

虽然我年龄还小,可也算是个小集邮迷了,每次翻开我的集邮册,一张张精美的邮票展现在眼前,都会让我兴奋不已,欣赏之余让我爱不释手。有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花鸟虫草,有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还有古今中外颇具纪念意义的各种纪念邮票,然而最吸引我的还是中国邮政于20xx年9月10日发行《海上丝绸之路》一套六枚特种邮票,这张特种邮票与20xx年发行的《丝绸之路》邮票相呼应。内容取自我国在对外交流、经济建设、能源开发等领域的重要成就,主体元素包括高速列车、dna结构图和海上钻井平台等突破性创造,背景部分采用了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和中国天坛等标志性建筑。

下面我给大家讲讲这张邮票的来历吧。记得有一天,我写完作业正兴致勃勃地玩电脑放松呢,爸爸满脸兴奋地进屋了,手里拿着一个“神秘”的信封,故弄玄虚地对我说:

“儿子,你猜爸爸给你淘到什么宝贝了!”

我满脸不高兴撅着小嘴说:“爸爸,您没看我忙着吗!”

< ……此处隐藏16425个字……即重新阻隔。汉武帝初年,曾先后遣唐蒙、司马相如“开发”“西南夷”,置犍为郡,并使邛都。(今西昌一带)、榨(今汉源一带)、冉琥(今茂县)诸部内附。后因全力对付匈奴,停止了对西南的经营。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同中原王朝基本上仍处于隔绝状态。通道西南当时是十分艰难的。

元狩元年(前122年),张骞派出四支探索队伍,分别从四川的成都和宜宾出发,向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和云南境内前进。最后的目的地都是身毒。四路使者各行约一、二千里,分别受阻于氐、榨(四川西南)和禹、昆明(云南大理一带)少数民族地区,未能继续前进,先后返回。

张骞所领导的由西南探辟新路线的活动,虽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对西南的开发是有很大贡献的。张骞派出的使者,已深入到当年庄乔所建的滇国。滇国又名滇越,因遇有战事将士们坐在大象上作战,故又叫“乘象国”。使臣们了解到,在此以前,蜀的商人已经常带着货物去滇越贸易。同时还知道住在昆明一带的少数民族“无君长”,“善寇盗”。正是由于昆明人的坚决阻挠,使得汉朝的使臣不得不停止前进。在此以前,西南各地的少数民族,对汉朝的情况几乎都不了解。难怪汉使者会见滇王时,滇王竟然好奇地问:“汉朝同我们滇国比较,是哪一国大呢?”使者到夜郎时,夜郎侯同样也提出了这个问题。这就成为后世“夜郎自大”典故的由来。通过汉使者的解释和介绍,他们才了解到汉朝的强大。汉王朝从此也更注意加强同滇国、夜郎及其它部落的联系。至元鼎元年(前111年),汉王朝正式设置胖柯、越侥、沈黎、汶山、武都等五郡,以后又置益州、交趾等郡,基本上完成了对西南地区的开拓。

元狩二年(前121年),张骞又奉命与“飞将军”李广,率军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地区),进击匈奴。李广率四千骑作先头部队,张骞将万骑殿后。结果李广孤军冒进,陷入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兵的重围。李广率领部下苦战一昼夜,张骞兼程赶到,匈奴始解围而去。此战虽杀伤众多敌人,但李广所率士兵大部分牺牲,张骞的部队亦因过分疲劳,未能追击。朝廷论罪,李广功过两抵,张骞却以“后期”罪贬为平民。从此,张骞离开了军队生活。但张骞所开始的事业并未结束。不久,他又第二次踏上了通使西域的征途。

二年后,张骞复劝武帝联合乌孙(今伊犁河流域),武帝命张骞为中郎将,率三百人,马六百匹,牛羊金帛万数,浩浩荡荡第二次出使西域。此时匈奴势力已被逐出河西走廊,道路畅通。他到达乌孙后,请乌孙东返故地。乌孙王年老,不能作主,大臣都惧怕匈奴,又认为汉朝太远,不想移徙。张骞派遣副使分别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于阗、扜弥(今新疆于田克里雅河东)等国展开外交活动,足迹遍及中亚、西南亚各地,最远的使者到达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和北非。

元鼎二年(前115),乌孙王配备了翻译和向导,护送张骞回国,同行的还有数十名乌孙使者,这是西域人第一次到中原。乌孙王送给汉武帝数十匹好马,深得武帝欢心。武帝任命张骞为大行,负责接待各国使者和宾客。

公元前114年张骞病逝于长安,归葬故里。

此后,汉朝和西域各国经常互派使者,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发展,形成了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景象。

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了西域的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植物;还有乐器和歌舞。传出的有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

张骞是西汉开辟通往西域道路的第一个使者,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汉朝时中国史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

后来,这条由张骞开辟出的玉门关经天山南北路,越过葱岭,到达中亚或者更远地方的横贯东西、融通欧亚的通道,成了千古传颂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以其连接的文明形态之多、跨越历史时期之长而光耀人类文明的史册。这是一条承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和平之路,繁荣了1700多年。1877年,德国历史地理学家希特霍芬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因为丝绸是这条商路上最有代表性的商品。司马迁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称之为“凿空”。何谓凿空呢?盘古开天地即是凿空,由此可见此事在司马迁心中的地位。柏杨先生认为,张骞的贡献只有1600年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可以相比。

张骞墓位于汉中城固县城以西三公里处的博望镇饶家营村。20xx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顺利通过投票表决,张骞墓作为“丝绸之路”遗产点之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丝绸之路的故事 篇11

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数百年战乱频仍,民族关系与社会关系格局错综变换,对中西交通有一定影响。不过,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并没有中断。

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在这一动荡时期发展为三条。南道仍称南通,与两汉时期比较,路线没有什么变更。原来的北道,此时改称中道。这两条道路和旧时一样,越过帕米尔高原以后,向西可远至波斯湾,同南可抵达印度洋。新增的北道,是从玉门关西北绕过白龙堆沙漠,经过高昌,到达龟兹,再经过疏勒、大宛,抵达波斯、拂菻国(即东罗马帝国),最后到达西海(今地中海)。这条新线路的开辟,显然与东罗马帝国有关。原来,在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将拜占庭(今伊斯坦堡)扩建为帝国新都,并以皇帝的名字命名为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领有从巴尔干半岛、直到两河流域与埃及的广大疆土,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成为中西交通与交流的主角。东罗马帝国一直重视与中国的丝绸贸易。为了打破波斯中介贸易的垄断,它甚至两次派遣使节前往当时地跨红海两岸的强国阿克苏姆,企图联合阿克苏姆,对波斯展开一场抢购中国丝货的贸易战。

在我国史书上,东罗马帝国被称为拂菻。我国北朝的前凉、南方的东晋都同它有着交往。此外,由于佛教在华的迅速传播,丝绸古道南通印度的支线,以及南海、印度洋的海道交通均明显兴盛繁荣起来。如东晋时我国的法显自陆路前往印度求经,由海路回还,使人们从比例中看到当时中西交通与交流的发展程度。

唐代的陆上丝绸之路最称繁荣。据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785—805年)宰相贾耽的考证,在汉代以来的南、北、中三道以外,又开辟了两条新的路线。一路由龟兹经姑墨、温宿、勃达岭唐宋时期中西文化的交融(今别迭里山口)、热海(今伊塞克湖)南岸,到碎叶(前苏联吉尔吉斯北部托亚马克附近)和怛逻斯(前苏联哈萨克东南部江布尔)。另一路出庭外(今吉木萨尔北),经青海军(今沙湾束)、黑水守捉(今乌苏)、弓月城(今霍城),到碎叶和怛逻斯。两路汇聚怛逻斯以后,再向西行,可达西海;向南则经过石国(前苏联塔什干)、康国(前苏联撤马尔罕),可到波斯和大食(阿拉伯)等地区。庭外是当时天山北麓的交通枢纽。它东邻伊州(治今哈密)、南接西州(治高昌,在今吐鲁番东南),西与碎叶相通。唐王朝在公元702年于该地设置了北庭大都护府,成为北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龟兹则是天山南路的交通锁钥。公元659年以后,唐朝安西大都护府就设置在此地.是南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丝绸之路的故事(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