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方法

时间:2024-07-05 09:43:12
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我们都知道当孩子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时,应该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那么大家知道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吗,下面就来看看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方法吧。

  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方法1

重视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

一、幼儿倾听能力的具体内容

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三种倾听技能:

专注性倾听,集中注意地倾听(包括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动作,思维能跟着老师走等)。

辨析性倾听,分辨不同内容(如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的声音等)的倾听。

理解性倾听,掌握主要内容、连接上下文意思的倾听(包括回答问题情况和执行指令情况等)

二、幼儿倾听能力较差的原因

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言语活动。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它对于发展幼儿语言、思维十分有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倾听能力较弱,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成人不重视倾听能力的培养

许多成人认为听力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必要培养,遇到孩子插嘴或不专心倾听则训斥、责备孩子,如大人讲小孩子听等。训斥、责备的式则使孩子失去倾听的欲望和兴趣,会变得不爱倾听或不会倾听。还有一种极端的表现就是成人以孩子为中心,认为插话等是孩子自信、能干的表现,往往过分顺着孩子的意思,以致使孩子愈加不会倾听。

2、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局限

受幼儿年龄特点的局限,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比较弱,缺乏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在听的过程中难免会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等。特别是有些幼儿聪明活拨,表现欲特别强烈,在集体活动中常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打断其他幼儿的发言。所以幼儿有时候根本没听清楚或听得不完整。

3、成人的消极榜样作用

父母、老师等是孩子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成人的言行举止不可避免地对孩子产生影响。有些成人在和别人交往时、和幼儿交谈时就不会倾听,因此,孩子在无形中习得了他们的不良行为。

三、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针对幼儿倾听能力较弱的现状,家长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1、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注意力就容易集中,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把兴趣作为倾听的切入点,捕捉孩子的兴趣所在,激发他们的倾听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大自然的优势,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带幼儿去大自然聆听各种美妙的声音:淅沥淅沥的小雨声、淙淙的流水声、脚踩落叶的沙沙声等。所有这些,都让幼儿心旷神怡,就会萌发幼儿倾听的欲望和兴趣。

教师也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培养幼儿的倾听兴趣。选择的故事等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具体、生动,富有趣味性;除了倾听的内容具有吸引力外,幼儿是通过积极的听来提高倾听能力的,成人在讲述故事时声音要抑扬顿挫,并利用手势、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来调动幼儿倾听的积极性,让幼儿共同参与。如小动物的童话或故事。

  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方法2

倾听的3个层面

看似简单的“倾听”,实质上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下面,我们针对孩子的认知与学习特点,来说说“倾听”所包含的3个层面吧!

1 辨析性倾听

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了能够基本分辨出爸妈的语音、语调和语气的能力,对于声响的轻重缓急,他们的辨听也会非常敏感。各种小动物的叫声,估计有的孩子已会模仿得惟妙惟肖了,这属于“听”的第1个层面:辨析性倾听。

2 专注性倾听

孩子在听老师或其他人的话时,能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集中注意力,不做小动作,思维能跟着说话者“走”,能够根据指令要求做出相应的行为动作,重述内容对象的顺序,简单而正确地回答一些关于事实性结果的问题,这就是专注性倾听,对于3~5岁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以针对这个层面的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3 理解性倾听

孩子通过倾听,能够掌握其中的主要内容,并能够连接上下文的意思,正确理解说话者的语音语调,并能听懂一些言外之意。在理解性倾听基础上,孩子回答问题的内容范围与质量有了较大的拓展及提高,甚至能够基于自己的理解给予一些针对性的评价,这是第3个层面的倾听。

从辨析性倾听,到专注性倾听、理解性倾听,孩子的倾听能力不断加强,这些“倾听”本领,你的孩子都具备了吗?是否出现过这些问题?

1、表达欲望强,很多时候只愿自己讲

就像案例中的铁铁,他有着较强烈的讲话愿望,却往往只是围绕着自己来说事,孩子从3岁起,就开始有表达与表现的心理需要,发展状态往往先是以“自我为中心”再逐渐发展为“与人交流”,在最开始的阶段,孩子往往很难明确地意识到别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在这个阶段,只注重孩子的“说”,而忽略了引导孩子去主动“听”的意识,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初期的“自我为中心”状态就会逐渐成型,养成“只说不听”的倾听习惯,从而造成后期的“倾听障碍”。

2、别人跟自己说话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当然,对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评价,是要经过慎重的观察的。比如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他是否正在看一本有趣的书或做一件感兴趣的事情?他是否情绪正处在不高兴的状态?是否有一件更值得期待的玩具让他牵挂不已?如果有类似的情况,我们就不能妄自判断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如果没有类似的情况,那么,孩子的“专注性倾听”能力就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长期的干预,这些途径我们稍后会有介绍。

3、别人说话时经常插嘴

孩子中途打断别人的说话,其原因与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想引起大人的注意,对别人说话的内容感兴趣,需要寻求帮助或即时的玩伴等。最后被称为插嘴的,多是因为孩子的表达过于急切,成了不太礼貌的行为。所以,对于孩子的插嘴事件,爸妈首先要就事论事地进行判断,这样对于孩子的行为纠正,也更容易找到正确的方法。

4、对听过的话,较难反映到语言或行为反馈中

这是理解性倾听出现了问题,大多数情况是:

1、孩子在倾听的过程中其专注度受到了影响,没有将所听的内容与要求吸收到自己的意识中去。

2、孩子对所听到的内容,已经超出了他的年龄范围内的理解力而无法反应到行为中。对于第2点,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孩子的期望诉求不要想当然。

“倾听力”需要“倾力”培养

孩子的倾听问题,往往不是在短期内就能解决的,我们必须要作好心理准备,只有付出长期而倾力的努力才能换来有效的结果。事先能了解一些关于倾听能力的培养策略,会让你临阵不乱,更有自信培养好孩子的倾听能力。

1、“身教示范”

身教,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方法,在倾听能力的培养上,更是如此。倾听同时也是一种礼仪与修养,有时是难以用语言去传达的。因此,我们要做好有认真态度的倾听者的示范榜样,不要随意打断孩子与别人的交谈,与孩子说话时看他的眼睛。

2、“对话沟通”

让孩子学会倾听,首先我们要做一个会倾听的爸妈。尤其是孩子拒绝与你合作时,你要蹲下来,耐心地听一听孩子的解释。同时,也要让孩子听一听你的想法。这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彼此倾听的过程。慢慢地,孩子会体验到倾听的巨大力量,当在幼儿园中遇到交往问题时,他会很自然的想到用“对话”来解决。

3“唠叨转型”

从“听到”到“做到”,是一个时日累积的过程。说得多了,我们的语言就变成了孩子耳中的唠叨,谁会爱听唠叨呢?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把我们所有的话都归为“唠叨”而“不听”。这时,我们就要使用“提醒强化”的方法。比如,饭前叫孩子洗手,妈妈可以故意提高音量叫“爸爸,吃饭要洗手哦。”爸爸也配合地答应:“吃饭洗手,宝宝也要洗手哦。”这时,妈妈就轻声提醒孩子,让孩子答应爸爸说:“吃饭洗手,宝宝和爸爸一起洗手。”然后让孩子主动拉着爸爸去洗手,这样,“吃饭洗手”才会从唠叨转型被孩子真正“听进去”。

4、“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是一个在家庭中能够集倾听习惯培养与倾听能力培养于一体的活动。通过听我们的讲解,孩子能习得正确的语音,感受不同的语音语调,养成耐心地安静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另外,孩子还能通过听懂语义,理解故事内容,并对故事中的人物或情节作出价值判断或思考。我们在亲子阅读中,要充分利用提问、追问的方法,提高孩子倾听的专注度与理解能力。

5、“指令游戏”

为了特别锻炼孩子的专注性倾听能力,我们不妨与孩子一起做一些富含指令性的亲子游戏。如“小手拍拍”,可以在孩子熟悉了原有歌曲歌词并会做出对应动作的基础上,改变唱法,随意改换动词,请孩子配合做出相应地变化动作。如原歌词是“小手拍拍,小手拍拍,伸出手指,伸出手指。嘴巴在哪里,用手指出来”,可以改成“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嘴也张开,苹果在哪里,用手指出来,用嘴咬一口。”还不妨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请孩子(扮演小羊)先问爸妈(扮演老狼)几点钟,然后“老狼”在说到12点钟时,就来抓“小羊”。孩子在玩的同时,小耳朵的本领也会变大。

6、“美感赏析”

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辨析性倾听能力与审美修养,可以经常在家中播放背景音乐与孩子讨论其中的节奏变化,感受音乐中的美感,体验倾听带来的宁静与快乐。另外,还可以播放儿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倾听的力量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