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就用食物奖励孩子是早教的误区
听话就用食物奖励孩子是早教的误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希望能得到父母的奖励,但是父母再奖励孩子的时候是有讲究的,下面分享听话就用食物奖励孩子是早教的误区,一起来看下吧。
听话就用食物奖励孩子是早教的误区1
常见误区1:食物当奖励
“只要你听话,我们就去吃XX。”
这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很多父母都会说:“宝宝乖,我们就吃一个冰激凌。”“宝宝今天睡觉好,奖励一个棒棒糖。”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会对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
用来奖励的食物常常是不健康的食物或零食。这些食物一般的特征是:高热量、没有太多营养、口感比较好,平时吃不到的。
这些食物由于平时稀缺,再加上积极的奖励,其实已经在宝宝的心理层面建立了关联——
他会觉得被奖励的食物是特别好的。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只是父母无意中给宝宝造成了这样一种不正确的关联。
常见误区2:食物当慰藉
“把这颗糖吃掉,会让你心情好一点。”
还有些父母在孩子心情不好时,或者哭闹时,就用蛋糕、冰激凌或者糖果来哄孩子,这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人在心情不好时,由于生理机制的反应,本来就会多吃甜食,如果父母再进一步强化,就会让孩子产生不恰当关联。
孩子上小学或者成人之后,可能会出现遇到挫折或压力通过吃不健康的东西来缓解压力。这种牢固的心理慰藉就是小时候不恰当的关联所引起的。
现在有很多人失恋了或者工作压力大时,就开始暴饮暴食,或者吃高热量的食物来缓解压力,比如炸鸡、巧克力、热可可、蛋糕等。(原来院君的暴饮暴食是从小埋下的隐患……)
如果在孩子小时候,父母提供的慰藉食物是健康的食物,他长大以后也会偏爱这种食物。哪怕在压力比较大时,他也会选择健康的食物和方式,因为这种选择代表的是安全感,是心理抚慰。
常见误区3:把食物变成愧疚
“把盘子里的东西全部吃掉,还有很多小朋友在挨饿。”
还有很多家长会规定孩子吃一定量的食物,如果孩子吃不完,会告诉孩子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的小朋友没有饭吃,不能浪费粮食,必须把碗里的食物吃完。
确实,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但有时候家长给孩子的分量确实太多,超过了孩子的需求。如此下去,孩子不容易建立对食物的控制感,反而容易被食物控制。
现在都倡导吃到七分饱,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不多。
这是因为我们常常缺乏对食物的控制感,很多时候虽然已经饱了,但是如果不把盘子里的东西都吃完,如果不感觉吃饱了,心里就会觉得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是来自于小时候我们常常被告知:“这一盘东西你必须得吃完!”
于是,我们失去了食物的控制感,被食物控制了。这也是造成一些饮食障碍的原因。
因此,从小建立对食物的控制感,让孩子与食物建立良好的关系其实非常重要。建立吃饭的控制感,比较好的做法是让孩子自己来决定吃多少,而不是一定要限制他必须得吃完。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放到碗里的东西必须吃完。但是,我不知道你可以吃多少,所以,你自己可以每次都少一点,如果不够吃,可以多来几次,直到你自己觉得够了为止。”
常见误区4:食物当处罚
“把蔬菜都吃光,否则别玩游戏。”
还有一个常见误区就是把食物当做处罚。我们发现,把食物当作奖励时,奖励给孩子的都是零食或不健康的食物,而把食物当作处罚时,处罚孩子的食物往往是孩子不喜欢吃的健康食物。
奖励不健康食物:巧克力、蛋糕、冰激凌……
惩罚健康食物:胡萝卜、苹果、大白菜……
如此一来,孩子跟健康食物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更加恶劣了。有些孩子会在大人的强迫下吃掉食物,但他的心里非常抵触。此时,跟食物相关联的是孩子的负面情绪。
基本上可以预料,如果以后没有人强迫,孩子是绝对不会吃曾经被逼迫吃的食物的,因为这个食物在他的心里已经象征着处罚与痛苦了。
甚至,他会将这种厌恶情绪泛化,如果一盘菜里有某种食物,或者像某种食物都会觉得厌恶,而且会非常敏感。
这其实也是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孩子一旦讨厌某种事物,这种厌恶的泛化比积极的泛化会更快,而且影响更大。
人有独特的学习语言的能力,能够把事物的概念、意义、功能进行关联,所以我们可以把健康食物与积极的情绪、情感、乃至积极的认同,转移到吃健康食物这件事情上。
如果父母希望能够培养宝宝一些较好的心理品质,或者说希望宝宝能够吃一些健康的食物,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关联,而不是让不健康的食物与好的情绪情感关联,或者让健康的食物与不好的`情绪情感关联。
听话就用食物奖励孩子是早教的误区2
怎样奖励孩子
孩子很小就喜欢别人夸奖。在家庭教育中要坚持正面教育,以奖励为主。通过奖励,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使他懂得好坏,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正如人们常说的:“训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
奖励有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家庭教育应以精神奖励为主,辅之以必要的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主要是口头表扬。如妈妈看见孩子把小瓶洗得干干净净,就表扬说:“宝宝真乖,讲卫生是好孩子。”孩子听了以后很高兴,以后更爱干净了。此外,点头微笑、鼓掌欢迎、赠小红花、贴红五星、讲个故事等也是精神鼓励的方式。家长每天见到孩子好的表现可以随时给以鼓励。但是,对大一点的孩子不要表扬过多,而且表扬以后还要提出新的要求。如孩子叠好被褥后,妈妈可以夸奖说:“叠得好!以后还应该更整齐一点!”让孩子既感到受鼓励,又总觉得还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努力,这样的表扬就起到了鼓励孩子积极向上的作用了。如果表扬过多,只表扬不提要求,时间长了,就会使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物质奖励也是需要的,在家庭教育中运用得当,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孩子的作用。通过物质奖励,把物质利益与个人的良好行为联系起来,引导孩子更加努力向上。可以奖玩具、图书、文具、食品、用具等孩子喜欢的东西。吃的糖果可作奖品,但不能常用,常用容易养成贪吃的习惯。
此外,物质奖励要和精神奖励结合起来。一般应该用在孩子有了较大进步的时候,而不可用得过多或过于随便。